北京青年报政知见消息,“高标准农田建设”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线股票配资配资网站,是藏粮于地的重要举措。
\n7月24日至25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第四指导组和农业农村部组成联合调研组,赴河南调研“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
\n调研期间,在跟种粮大户细算节本增效账后,中央第四指导组组长车俊指出,高标准农田建设极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条件。
\n“让农业增效有支撑,让农民增收有保障,要坚持不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好、建设好、运营好、管护好。”
\n“要注重组织和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来。”
\n几个重要信息值得关注。
\n第一,耕地中的精华。
\n高标准农田建设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关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
\n什么是高标准农田?
\n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高标准农田被称为“耕地中的精华”,通俗来说就是“地平整、土肥沃、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林成网,旱能浇、涝能排、风能挡”的农田。高标准农田是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农田,高标准农田的“高”,体现在农田质量高、产出能力高、抗灾能力高、资源利用效率高等方面。
\n据农业专家测算,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比非项目区节水达到20%—30%,节电达到30%以上,节药达到19%,节肥达到13%;通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出效率,平均每亩节本增效约500元。
\n我国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数据显示,“十四五”支持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6亿亩,目前累计已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相当于粮食产量排名前两位的黑龙江、河南两省面积的总和,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n联合调研组此次前往的河南是“产粮大省”,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00亿斤以上,该省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
\n高标准农田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n今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这一方案明确:
\n到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累计改造提升2.8亿亩,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累计改造提升4.5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亿亩。
\n第二,管护。
\n“三分建、七分管”。
\n高标准农田在建成后,管护仍需加强。长期以来,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分散管理、投入不足,导致“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突出。一些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发挥效能时间不长,有的建设质量不过关,有的因灾害等被损毁,还有的被占用,有的没及时整修等。
\n此次调研组听取了尉氏县关于加强机井等田间设施管护经验,强调管护和建设同等重要。
\n“要推动各地结合实际细化配套制度,完善体制机制,确保建一块成一块。针对部分工程设施老化的老旧项目,要加大改造提升力度,有力有序推进提档升级。”
\n第三,作风建设。
\n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面广、资金投入大、监管链条长,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此前就有媒体报道,一些地方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数字造田”、违规施肥、乱修田间道等乱象。
\n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转作风、强服务、提效能。
\n中央要求,坚决纠治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紧盯损害农民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事项,强化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依规依纪依法严肃查处贪污侵占、虚报冒领、弄虚作假等行为,切实防范廉洁风险。
\n此次调研组提到,农业农村部正扎实推进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取得积极进展,反映出作风建设的新成效。
\n上述行动聚焦的是2019年以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重点摸查田间水利设施工程质量、资金拨付使用、工程设施管护等方面的问题。
\n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存量问题还未见底,增量问题还有发生,监管任务艰巨。
\n6月16日,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在调研期间提到,加大力度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坚持“查、改、治”全覆盖推进,持续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严的监管,坚决清除存量问题、遏制增量问题。
\n6月20日,为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农业农村部公布了农业农村部、各省及相关地方高标准农田投诉举报电话,主要受理广大群众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农田灌排设施、田间道路、电力设施等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投诉、建议和意见。
\n原标题:“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关乎农民利益在线股票配资配资网站,中央指导组和国家部委同赴一线
佳成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